欢迎光临周口宛丘职业高中官网!

Vocational High School

周口宛丘职业高中

当前位置:首页>教学管理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24-11-09 点击:16次

 周口宛丘职业高中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计算机应用 专业代码:7102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

   3 年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所属专业大类为信息技术类,代码 710201

1-1  本专业职业面向表

专业方向

就业岗位

职业资格

考证单位

办公自动化

文字处理员

计算机初级证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网络技术

网站管理员

计算机二级证

 

 五、 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培养从事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软件与硬件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应用和信息处理等操作或产品销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奋工作。

2)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

3)具备从事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业务素质。

4)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素质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5)具有良好协作意识,有集体主义观念。

6)具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7)具有在计算机操作中运用美学知识的能力。

8)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9)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能力和服务意识。

10)优秀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能快速熟练地中英文录入。

2)熟练掌握电子排版技能。

3)熟练掌握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技能。

4)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

5)熟练掌握网络综合布线技能。

6)熟练掌握中小型网络搭建技能。

7)熟练掌握图形图像处理技能。

8)熟练掌握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技能。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政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劳动、历史、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等。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岗位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1-2  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进程;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认清自己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目标中的历史机遇与使命担当,以热爱祖国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健康成长、成才报国。

 

 

 

36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培育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36

 

 

 

3

 

 

哲学与人生

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36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指导学生能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我国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 要意义;能够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初步具备依法维权 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以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恪守道德规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36

 

 

 

5

 

 

语文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262

 

 

 

 

 

 

6

 

 

 

 

 

数学

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要的相关技能和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 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学内容是基础模块的上下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材的开发,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创设与学生专业和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

 

 

 

 

 

 

204

 

 

 

7

 

 

 

英语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82

 

 

 

 

 

8

 

 

 

 

信息技术

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144

 

 

 

 

9

 

 

 

体育

课程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完成,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和健康知识。课程目标紧紧围绕“健康第一”的思想,将体育与健康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增进学生健康,使学生养成运动的兴趣和锻炼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144

 

 

 

 

10

 

 

 

 

劳动

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与良好品质,提升劳动技能、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促进全面发展。其教学内容涵盖生活劳动(如个人生活自理、校园环境卫生维护)、生产劳动(结合专业相关生产流程和工艺实践)、服务性劳动(学校或社区志愿服务),教学要求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依学生特点和专业选劳动项目,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引导劳动中交流合作。

 

 

 

 

72

 

 

 

11

 

 

 

历史

使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更好地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72

 

 

 

12

 

 

 

物理

了解物质结构、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基本的物理观念,能用其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建构模型的意识和能力,根据实际问题需要,选用恰当的模型解决物理问题。

 

 

 

72

 

 

 

13

 

 

 

化学

依据组成和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辩识能从微观结构探析物质的多样性认识物质性质的差异反应特征和变化规律,理解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能使用化学符号描述常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微观层面理解宏观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72

 

 

14

 

 

职业礼仪

使学生在仪表礼仪、仪容礼仪、仪态礼仪中认识个人礼仪;通过交谈礼仪、介绍礼仪、会面礼仪、递接名片和物品礼仪学习日常交往礼仪;知道位次排列礼仪,熟练使用电话礼仪,知道涉外礼仪。

 

 

72

(二)专业课

1.专业核心课

1-3  专业核心课课程设置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类型、组成、参数和性能、计算机系统安装、调试、优化升级方法、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掌握计算机各部件的选购、安装方法、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方法,能根据用户需求合理配置计算机部件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初步学会诊断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并能进行简单的板级维修。

 

 

 

126

 

2

 

计算机

网络技术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网络安全、局域网络的综合布线;掌握双机互联和对等网组建的方法;能用多种方法接入Internet;会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

 

 

126

 

 

 

 

 

 

 

3

 

 

 

 

 

 

 

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

了解Visual Basic 6.0的安装过程、环境的组成及与数据库的连接访问;理解Visual Basic的对象、属性等基本概念;掌握常量、变量、运算符、函数和表达式的等基本知识点;会合理运用选择语句、循环语句和数组及解决对数据的排序、极值等实际问题问题。掌握窗体、标准控件和附加控件的相关属性、事件及方法,并会根据需求合理运用;会对完整系统进行功能分析,并能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

 

 

 

 

 

 

162

 

 

4

 

Access数据库

应用技术

了解数据库相关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及表的创建方法;掌握数据类型及字段属性的设置方法;掌握表的操作和编辑;掌握查询的类型及应用。

 

 

144

 

 

5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应用教程

掌握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的基础知识、熟悉Photoshop选区的选取与编辑、掌握Photoshop的图层处理、掌握Photoshop的文字处理、掌握Photoshop的滤镜、掌握Photoshop的绘制处理图像工具、掌握Photoshop的通道蒙版、掌握Photoshop路径动画。

 

180

 

 

6

 

 

FlashCs6动画制作

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操作、掌握图形的绘制和操作的使用方法、对象的编辑和操作的使用方法、素材导入、脚本制作以及交互式动画与组件的方法、元件和库的使用方法;了解电子相册、广告设计方法与技巧、网页的设计与技巧、了解曾的概念并掌握层和高级动画的制作。

 

 

162

 

 

 

7

 

 

 

专业规划

使学生了解本专业起源、发展和现阶段国内国际的前景。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找好职业定位。并引导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职业方向所进行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科目,为未来的进一步学习和就业打好基础。

 

 

 

48

 

8

 

8

 

实训指导

引导学生知道并掌握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岗位实习过程中的相关安全事项、设备操作事项、薪资报酬事项、劳动权益保障等与实习实训相关的理论知识。

 

   48

2.专业(技能)方向课(一 、办公自动化)

 

1-4 专业方向课课程设置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1

 

 

Office 办公基础

了解Word的界面及使用方法;能根据要求进行Word的编辑排版;了解Excel的界面及使用方法;能根据要求进行Excel的运用;了解 Power Point 的界面及使用方法;能根据要求进行Power Point的运用.

 

 

120

 

 

2

 

 

电子排版

技术

了解版面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常识;掌握Word排版的基本技术和方法;掌握Word编辑排版的基本技术要领;培养具有独立设计电子排版的能力;培养利用Word对杂志和报纸进行独立排版的能力

 

 

120

 

 

3

 

办公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了解常用办公设备的结构和特点;掌握常用办公设备的维护和营销策略;能正确的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设备和简单维护,会对常用办公设备进行简单维护和营销。

 

 

120

 

 

 

 

 

4

 

 

 

新媒体应用

掌握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新媒体技术的概念,知道新媒体技术如何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

 

 

 

 

120

3.专业(技能)方向课(二 、网络技术)

1-5 专业方向课课程设置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1

 

 

 

 

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掌握网络系统结构和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熟悉综合布线产品,熟悉综合布线的相关标准,熟悉设计方式和规范,掌握安装规范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熟悉综合布线从设计到施工、安装到测试验收的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勤劳诚信、团队协作、工程配合、沟通交流等职业素养,为成长为网络建设工作领域中的网络工程技术员、工程监理员、项目经理打下坚实的职业能力基础。

 

 

 

 

120

 

 

2

 

 

网页

设计与制作

了解网页设计与制作的界面介绍、页面布局、表格设计、链接、样式和框架等基础内容;逐步掌握AP元素、行为事件,Dreamweaver的扩展知识和动态网页的制作,培养学生通过一个完整的实例介绍网站的开发制作流程。

 

 

120

 

 

3

 

局域网

组建与调试

了解组建局域网的方法;掌握使用ADSL和宽带路由器接入Internet的方法;能对局域网软硬件故障进行分析与排除;会创建与配置网络服务器。

 

 

 120

 

 

4

 

 

数据恢复

掌握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将保存在台式机硬盘、笔记本硬盘服务器硬盘磁带库移动硬盘U 盘、数码存储卡、Mp3 等等设备上丢失的电子数据进

行抢救和恢复。

 

 

 120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基本概况

根据我校实际,教学时间每学年36周(每学期18周),每周35学时,岗位实习六个月,共24周,每周4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岗位实习960学时,根据课程设置安排及教学进程,安排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3年总学时数为3760学时。

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专业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其中理论课占1/3,实践课占1/3,分校内、外专业实训和校外岗位实习。选修课占总学时的比例不少于10%

(二)必修课教学安排

1-7 必修课教学安排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各学期每周学时分配

18

18

18

4

6

16

周数

 

 

公共基础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6

2

0

0

0

0

0

心理健康与职业

36

1

1

0

0

0

0

哲学与人生

36

0

1

1

0

0

0

职业道德与法治

36

0

1

1

0

0

0

语文

262

3

3

3

3

4

4

数学

204

2

2

2

2

4

4

英语

182

2

2

2

2

3

3

信息技术

144

3

3

2

0

0

0

体育与健康

146

2

2

2

4

1

1

劳动

72

2

1

1

0

0

0

历史

72

2

1

1

0

0

0

物理

72

2

1

1

0

0

0

化学

72

2

1

1

0

0

0

职业礼仪

72

2

1

1

0

0

0

小计

1298

21

18

16

11

12

12

 

 

 

 

 

专业核心课程

计算机

组装与维护

126

7

0

0

0

6

6

计算机网络技术

126

7

0

0

0

6

6

Visual Basic 6.0

程序设计

162

0

9

0

0

6

6

Acces 数据库

应用技术

144

0

8

0

0

5

5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应用教程

180

0

0

10

0

0

0

FlashCs6动画

制作

162

0

0

9

0

0

0

专业规划

48

0

0

0

12

0

0

实训指导

48

0

0

0

12

0

0

小计

1502

14

17

19

24

23

23

 

 

 

专业课方向课程

岗位实习

Office 办公基础

120




10



电子排版技术

120




10



办公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120




10



新媒体的使用

120




10



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120





10


网页设计与制作

 

120





10


局域网

组建与调试

120





10


数据恢复

120





10


小计

960







岗位实习

960






960

军训

40







合计

3800

35

35

35

35

35

35

 

八、教学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有专业课教师13人,其中,外聘教师3名。张永静老师为周口宛丘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中心教研组组长。贾喜芹老师获得周口市优质课大赛等奖。张永静老师、贾喜芹老师、常苏杰老师、潘志东老师、杨文静老师辅导的学生在2023年周口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与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均荣获一等奖,五位老师获得优秀辅导老师。其中张永静老师、常苏杰老师、杨文静老师辅导的学生在2023年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与文明风采大赛中,均获得省级奖项,三位老师获得优秀辅导老师。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方案得以实施的关键条件,实施教学过程需要建立由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采用外引内培,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技术服务和国家骨干教师培训,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培养专业带头人;通过多种形式提供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参与技术服务和技术改造,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加大培训考核力度,提升教师水平和能力;建成一支既有高技能水平,又在计算机应用领域有较高技术造诣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二)教学设施

学校配有组装维护实训室,计算机网络搭建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能满足授课实训要求,同时与河南省有吉网络有限公司等有长期合作,满足学生校外实训岗位需求。

 

1-8  实训中心配备表

序号

实训中

心名称

主要工具和设备

名称

数量

备注

 

1

 

 

 

 

 

计算机网络实训室

 

 

 

 

路由器

7台


AP

6台


三层交换机

7台


二层交换机

7台


互联接入交换机

1台


电脑

31台


智慧黑板

1套


网线

8箱


机柜

7个


配套桌凳

6套


教师控制台

1套


3匹变频柜式空调

1台


音响

1套


水晶头

若干


压线钳

16把


寻线仪

16台


光纤冷接套装

10套


测线仪

16台


 

2

 

计算机应用实训室

 

 

 

计算机网络实训室

 

 

 

 

云服务器

1台


学生云终端

60台


显示器

61台


键鼠

61套


教师云终端

1台


教学管理软件

1套


桌椅

60套


教师控制台

1套


机柜

1个


路由器

1台


交换机

3台


网线

12箱


3匹变频柜式空调

2台


音响

1套


投影

1套


配套软件

若干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本专业参照教育部国家规划教材书目,做好教材选用工作,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2.企业项目资源

将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在教师和企业专家的共同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形成项目团队完成企业项目的策略、创意、设计、执行。

3.社会项目资源

将社会、行业相关的专业比赛作为学生锻炼技能的真实战场, 积极参与,促进学生较深入地对社会需求进行了解与把握。

(四)教学方法

专业课教学按照相应专业方向和专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职业教育教学特色,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手段,采用基于行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项目活动中熟悉计算机应用专业中各行业各类职业岗位的相关业务流程和操作技能。坚持知行合一,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

(五)学习评价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严格落实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加大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家长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

1.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中的考试课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考试,学生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家长评价等,占总成绩的40%;结果考试成绩为期末统考成绩,占总成绩的60%

2.理实一体课程与校内实训课程由各教研室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组织考核,考核原则上以实际操作考核为主,成绩包括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其中过程成绩占总成绩的70%,结果成绩占总成绩的 30%;考核相关材料及成绩统一上报教务处备案。

3.岗位实习考核由岗位实习单位、行业专家和专任教师共同考核。

4.同时,对学生的考核实行“双证”制度,即学生毕业时要求取得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职业资格证如计算机操作员、文字处理员、网站管理等,是学生操作能力的重要体现。

1-9 计算机应用专业考核评价表

序号

类别

课程

考核要求

1

 

 

 

 

 

专业核心课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①平时成绩采用过程评价方式考核, 过程评价占40%;

②期末考核 60%。

2

计算机网络技术

3

Visual Basic 6.0

程序设计

4

Access 数据库应用技术

5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应用教程

6

FlashCs6动画制作

7

专业规划

8


实训指导

9

 

 

 

专业方向课

 

岗位实习

Office 办公基础

 

 

 

岗位实习考核包括实习日志、实习周志,实习报告、实习考核表、实习单位综合评价鉴定等多层次、多方面的评价方式。

10

电子排版技术

11

办公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12

新媒体的使用

13

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14

网页设计与制作

15


局域网组建与调试

16


数据恢复

(六)质量管理

在教学质量管理方面,我校提出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的办学理念,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推进全方位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体系建设,形成了以常规检查为主,动态监控补充的执行有效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学校严格执行教学“六认真”,加强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试、教学总结等环节的管理,要求备课从严,讲课从实,作业求精,课外辅导求细,考试求真,总结求全,全面优化教学过程;教务处也坚持每日两次巡查,保证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实施以教务处、各专业教研组为主的动态管控措施,对教师的教案、听课记录、教学反思进行不定时检查并公布;分学期开展示范课、观摩课、优质课等教研活动,督促教师观摩学习并进行记录;每学期的教学中,学校会多次通过问卷调查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并将学生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考核,形成了实施—监督—反馈的动态教学管控体系,从而保证了保障措施多样化、监控实施全程化、信息反馈及时化,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机制化、制度化保障。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严格落实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加大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家长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

九、毕业标准

1.具有学校学籍的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达到以下毕业条件,经考核合格的,准予毕业,发放毕业证。

1)课程考核: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完成学校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含军训、岗位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成绩为合格以上,获得相应学分。

2)技能考核:熟练掌握本专业实践技能,并通过技能考核。

3)素质考核:遵守校规校纪,完成学校规定的社会实践活动。

4)体能考核: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

2.根据国家 1+X 证书要求,获取相应专业资格证书及普通话等级证书。

 

 

 


学校简介 - 联系方式 - 校园环境 - 学校荣誉 - 教学管理 - 招生招聘 -返回首页

Copyright 2008-2022 Powered by www.zkwqzygz.com ,周口宛丘职业高中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大同街138号    电话:0394-2660005   豫ICP备2022012857号